一、培养目标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因材施教,培养具备科学和技术素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在自动化及相关领域,从事系统分析、设计、集成、运维、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善于沟通和协作,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在毕业5年左右达到如下目标:
1.具有在专业工作中解决较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与经历;
2.能够综合运用自动化专业技术,考虑社会、法律、环境等多种非技术因素,独立或合作完成系统方案的设计,能编制项目的技术方案、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
3.能够解决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能胜任自动化系统运行与维护、自动化装备的生产与制造等工作;
4.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有判断性思维,能胜任技术负责、经营与管理等工作;
5.身心健康,具有在团队中分工协作、交流沟通的能力,有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竞争的能力。
二、毕业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工程知识: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并能够综合应用这些知识解决自动化领域涉及的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自动化领域涉及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自动化系统运行出现的复杂工程问题寻求合理或最优化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控制系统、控制部件或控制工艺流程,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并能分析和评价设计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系统分析、过程建模、工程实现等科学方法对自动化系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设计、数据采集、模型构建、工程运行与测试等实验,从而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针对自动化系统中存在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够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自动化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评价自动化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合理分析解决方案,并理解工程师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了解环境保护的相关法规和政策,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具有法律意识,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理解团队合作的意义,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根据角色要求发挥相应的作用;
10.沟通:能够就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对自动化专业及其相关领域的国内外发展有基本的了解,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将重要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应用于控制工程领域;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并能够采用合适的方法探索新知识、适应社会、认识自我,不断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职业能力。
三、主干学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
四、核心课程
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运动控制系统、过程控制与仪表
五、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六、课程结构比例
自动化专业课程结构比例表
课程类别 | 课程性质 | 学时数 | 占总学时比例 | 学分数 | 占总学分比例 |
人文社科课程平台 | 必修 | 320 | 14.52% | 20 | 11.43% |
选修 | 32 | 1.45% | 2 | 1.14% | |
公共基础课程平台 | 必修 | 576 | 26.13% | 32 | 18.29% |
科学素养教育平台 | 选修 | 64 | 2.90% | 4 | 2.29% |
学科基础课程平台 | 必修 | 608 | 27.59% | 38 | 21.71% |
选修 | 64 | 2.90% | 4 | 2.29% | |
专业教育课程平台 | 必修 | 368 | 16.70% | 23 | 13.14% |
选修 | 108 | 4.90% | 7 | 4.00% | |
自主发展课程平台 | 选修 | 64 | 2.90% | 4 | 2.29% |
集中实践教学平台 | 必修 |
|
| 37 | 21.14% |
创新创业实践(课外) | 选修 |
|
| 4 | 2.29% |
必修课小计 | 1872 | 84.94% | 150 | 85.71% | |
选修课小计 | 332 | 15.06% | 25 | 14.29% | |
总计 | 2204 | 100.00% | 175 | 100.00% |
七、毕业最低学分要求
本专业须修满培养计划中规定课程175学分,其中必修理论课113学分,选修理论课21学分,实践教学环节37学分,创新创业实践(课外)模块4学分,且符合相关要求,方准予毕业。
八、专业培养方案进程表(见附表)
教学院长:郑安平 专业负责人:张焕龙